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本会概况会员理事研究分会资讯传播普及
当前位置: 首 页>>研究分会资讯>>推荐信息>>正文
 
土司研究座谈会纪要
2016-03-10 11:19  

自从2015114日上午吉首大学党委书记游俊教授会见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李世愉先生,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做实做强土司学研究的意见以后,117日,李世愉先生与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杨庭硕教授、瞿州莲副院长、成臻铭教授和武陵山研究院研究人员罗维庆副教授,以及部分博士生、硕士生,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从上午900开始,至下午540结束,中午仅作短暂休息,持续时间为一整天。座谈会主要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土司研究博士后流动站与工作站建设方面达成了基本共识。现纪要如下:

一、人才队伍建设

座谈会认为,土司研究事业要做实做强,关键在人,关键是学术梯队的形成和研究生的培养。

(一)形成学术梯队

针对目前的现状,大家认为现在专门从事土司学研究的人不多,后期人才培养缺乏,硕士生、博士生未看出有下决心做下去的,没有形成学术梯队。正因为此,座谈会建议:

1.队伍建设问题,学校给编制,给12个编制,形成50岁、40岁、30岁的梯队配比。

2.罗维庆老师现在可以长期专注于土司研究。李世愉教授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帮助带研究生。

3.杨教授、李教授是土司研究的大家,他们培养的硕士、博士,从吉首大学出来的,要有留下来的人,“能留12个人也不错”。

(二)研究生培养

座谈会认为,土司学研究要树立全国的中心地位,研究生培养要做大做强,需要在如下四个方面下足功夫:

1.无论是中国史还是民族学,招生时注明土司研究,写土司方向,写导师的名字。

2.聘教授带研究生,学生实行本、硕、博连读。统计土司研究论文数量,不仅学生的从本科到博士的要统计,而且教师队伍的也要统计,以便说明培养成绩。

3.研究生入校后,虽然导师各带土司学的研究生,但学生培养需要教师合作。建议实行研究生指导小组制度,以导师为主,发挥集体的智慧,体现团队精神。

4.团队培养土司研究生,先要指定研究生读什么书,然后指导他们回归到当时的生活环境下,把典籍读懂读深读透,之后请两个老师对话,举行座谈会进行讨论。培养方式可以形式多样,可以采取“休闲茶会”的形式,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查资料研究下去,最后推荐到刊物上发表。

二、学科建设

座谈会认为,吉首大学的土司学学科建设应以引导、示范全国的土司研究理论为主,主要从项目引领、刊物引领、高层会议引领、工作网站引领、高峰论坛引领等方面予以体现,做实做强吉首大学土司学学科,力争造成全球性影响。

(一)项目引领。

李世愉先生认为,搞研究是必须带有前瞻性的。由于各学校均有各自的课题申报计划,因而,吉首大学应借助中心地位在此,更应该先做事,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的重大招标项目和一般课题的重点项目,把这里打造为全国的土司研究中心。与此同时,要完善土司学理论体系。不管原来怎样,现在的吉首大学土司学研究课题,可以优先突破如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1.《土司地图》项目。

土司地图项目,涉及土司地名、土司战役、土司分布、土司区域、有土司的民族、土司语言、土司遗址的现代保留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对于没有掌握主动权的重大招标项目,如土司考古方面的,可以采取《科举制度通史》的办法,写完了自已报,以防止流标。

2.土司地区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这次杨老师参加了北京的农业文化遗产申遗的会议,带回了会议的精神。他认为土司内部的生产生活问题以前关注不够,土贡品名、还有如播州土司的庄园、养马场仅在专制王权统治下作了示范,每家土司均有名特优产品。李世愉先生指出,普洱茶、黄金茶、湘西油茶等都是好题目,请杨老师在半月内商定好(杨老师表示:一星期内启动),撰写“土司遗址申遗后的思考”方面的两组文章,然后由李世愉先生推荐在《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申报土司地区农业文化遗产项目,要紧跟形势,与县、州、省政府联系,请他们配合。由于重大招标课题需要公示,因而,尽可能放在自然科学申报,申报为重大招标项目。罗维庆老师则说,土司蜂蜜、酸菜也是上贡的。

3.土司学研究丛书。

李世愉先生指出,由于专委会会议因利益不同会致争议,因而,先不要召集长江师院、遵义师院、云南、广西召开专委会会议。现有的研究布局,是李良品那里专做土司专项制度,遵义师院站在贵州由历史所支持他们搞《土司大辞典》,吉首大学则搞土司学理论。成臻铭最早提出土司学,这还不够,还要有《土司学导论》或《土司学概论》,还要有专题性的研究。土司制度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如土司制度的起源、开始、终结于何时还要研究。土司学的语言学,写书时写进去。生态文明建设,土司制度是有精华也有糟粕的。土司考古,要作为土司学概论的一章。吉首大学研究要以引领土司研究的理论为主,包括土司学、农业文明、生态,要起引导、示范作用。今后大的理论,由吉首大学土司协作中心来做,这样才有份量。土司学研究已走在全国的前面,但作为旗手应有新的增长点。土司学研究丛书写出来后,书拿来,我们(注:吉首大学)出钱,搞个编委会。

围绕李世愉先生的讲话,杨庭硕老师指出,土司研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考古学会正在搞土司墓葬发掘,却找不到当地的民族文化与特定的民族内容,只看到下级人员“土司自署职官”,看不出土司来,它实际上是看得出来的;二是,土司为“双套”结构,对上讲汉语,对下讲少数民族语言。汉语写的东西在布依族、傣族等地区,是用当地民族语言来读。罗维庆老师认为:学科方面,成老师建立土司学,是个庞大工程。这方面,理论基础还薄弱,以前是围绕工作服务的,如基本概念“土司制度”、“土司”等要有研究的理论、概念,专委会宜达成共识。还要把专委会有代表性的论文,出一部论文集,然后吉首大学也出一本论文集,以展示吉首大学的研究基础。瞿州莲副院长认为:土司学理论最后要解决的,是区分轻重主次。规划出来后,每年推出专题性的、重点问题,做土司学的理论与方法。土司学丛书的经费,由民族学科出。

4.土司资料整理。

李世愉先生对于在土司资料整理方面服务地方,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他说:我那套资料出来后,送你们一套。检索出来后,搞一套永顺、湖南的史料。土司地区的教育、科举没有人研究,仅几篇文章。土民、苗民入学是编字号的,50人考一个,官方资料有记载,地方志也有,明代还有“土官生”,这些都可以深入研究。他建议收集《土司图录》,由杨先生开书单,搞国家课题没问题。与此同时,他认为“汉奸”一词最早出现在土司区,他们是不法汉民,这客观上保护了生态,对清除汉奸有用。

李世愉先生认为“地方服务”,首先是资料为永顺服务。“朱批”绝大部分在台湾,台湾的办法是将“朕知道了”制作成纪念品出售给游客,永顺也可以这样做。他已建议永顺建立“土司碑林”,并告诉他们找瞿院长,说设成之后是全国第二家(第一家是西安)。土司时期土特产如蜜等的开发,建议找吉首大学,但要给报酬。“9.29”那次的宴不是土司出征宴,一定要有土司家宴,这要找吉首大学进行研究。老司城博物馆不行,是永顺的差不多,如果是全国的,要有中国土司制度的介绍。

听完李先生的叙说之后,杨老师、瞿老师进行了补充。杨庭硕老师说:目前资料整理很不够,政府资料缺乏,如金筑土司资料分散各处,在同一方志中找不全。《王阳明文集》,有王阳明与安贵荣的3文章。在《百苗图汇编》中,有水西土司“土司围猎图”、“土司围鹿图”等。在方志的贡赋、艺文志中,记有贡茶、鸟赞、马赞。水西土司家宴,指定一个家族出一道菜。土司受奖的“花币”,可做旅游品。在乌蒙土司文献中,就讲到了汉奸。瞿州莲副院长表示:书院、苗民必经入学,然后在义学当老师;从雍正的系统“朱批”文献中,看到了很多东西。

(二)刊物引领。

对于土司学的刊物引领,座谈会在立足《吉首大学学报》开辟“土司研究”或“土司学研究”专栏、与永顺县横向合办《老司城》年刊、争取国家主流报刊发表和转载土司文章等方面,形成了基本共识。

1.立足《吉首大学学报》开辟“土司研究”或“土司学研究”专栏。

李世愉先生指出,吉首大学是土司研究重镇,办公室、大印在此。《吉首大学学报》一定要开辟“土司研究”专栏,一定办。具体办法是:一是,栏目主持人组稿,审定稿件;二是,每年6期的期刊,给双期或单期组稿,组稿是区分主题的,如“土司制度的实质”;三是,每期发23篇稿子,请海外、国内、国外的学者发表前瞻性的土司学理论文章;四是,稿费开得比较高;五是,与文摘的刊物联系一下,进行转载。他还列举了《云南师范大学学报》、《长江师范学院学报》、《遵义师范学院学报》进行了说明,说《云南师范大学学报》专栏先后由马大正、李世愉等人主持,一年有78篇文章全文转载,《遵义师范学院学报》的专栏由李世愉主持。围绕李世愉先生的意见,杨庭硕老师建议道:《吉首大学学报》以李老师的名义设置专栏,专栏名称是“土司研究”或“土司学研究”。

2.与永顺县横向合办《老司城》年刊。

李世愉先生说:永顺说搞了个刊物叫《老司城》,有刊号,建议与吉首大学合作,永顺他们出钱,一年出两期,请你们要联系。《老司城》为内刊号,搞成外刊难。

3.争取国家主流报刊发表和转载土司文章。

李世愉先生认为,影响有个人影响,有单位影响。要提高吉首大学在土司研究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史学版,其次是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再次是在《人民日报》、《新华文摘》发表或转载文章。很想吉首大学做出影响,提高战略地位。到时联系《光明日报》,占一版讨论“土司遗址申遗后的思考”问题。

(三)高层会议引领。

李世愉先生指出:吉首大学在土司文化遗产申遗中贡献最大,是土司文化研究的重镇。专委会办公室和公章永久放在这里,是希望吉首大学做成土司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旗帜和中心。专委会与吉首大学合作,主题主要是引领,杨先生的生态,以及土司、土司学,三年开两次高层会议,一次一个主题,为写书、项目申报服务。如土司学,成臻铭作主讲,一天开完,主要围绕主题来谈,为写书、课题服务。建议明年召开一次30多人的高层会议,召开土司学这样的专题会,下次又选另外一个专题。开会过程中造势,直接给稿《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专发综述。顺着李先生的讲话,瞿州莲副院长说:提个小建议,召开年会。

(四)工作网站引领。

李世愉先生表示,同意设置土司文化专委会工作网站。工作网站的费用,由会员费开支。会员费除开支工作网站之外,还可以用于《专委会通讯》的印刷、学术奖励和请来的老专家车票的报销。收取团体会员的会员费,采取财务处开票入账的方式。围绕工作网站建设,杨庭硕老师提出,应尽快建立起工作网站,要有2个有编制的固定工作人员维护、更新网站,尹宁老师不错;罗维庆老师指出:工作网站是宣传专委会工作窗口,以前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现在是有钱没人;瞿州莲副院长表示:交团体会员费,网站花钱由学科出。

与此同时,李世愉先生还谈到了《专委会工作计划》的事。他要求专委会秘书处争取在23月内推出专委会的工作计划。对于《专委会工作计划》,李先生指出,中华炎黄会强调各会自已活动,专委会可以联系文化企业负责人加入,担任副主席,可以下设贵州、广西、湖南等土司文化委员会作为团体会员。中华炎黄会主席不实行终身制,仅这次第五届炎黄会,中央才任命许嘉璐继续担任炎黄会的主席。专委会的工作主要是秘书处来做,他只能做到70岁,这期间的总结由他来写。针对《专委会工作计划》,杨庭硕老师表示:专委会关键是人(编制),是网站。罗维庆老师指出:专委会放在此是信任,放在此得对得起。土司中心作为重镇,专著仅成老师的多,中心做课题要有五年规划。最简便的办法,是专委会秘书处出通知,要求自报课题,实行课题招标,由专委会把关,然后由学校出钱,选择关键课题攻关。瞿州莲副院长接着罗老师的话说:中国土司学发展起来,专委会研究规划很重要,先是各省主席做规划,然后在三年之内,做一个吉首大学的规划,做一个专委会的规划。

对于与专委会基层工作直接关连的土司文化研究基地建设,李世愉先生指出:服务地方可能得不到地方政府呼应,这需要学者呼吁。站住吉首大学土司学或土司研究领域,需要既告知学者又告知政府。已建议永顺找吉首大学联系,成臻铭这里找一下永顺。

(五)高峰论坛引领。

在谈到高峰论坛引领,李世愉先生指出:高峰论坛是依托《中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高水准的杂志社举办的,以此扩大学校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在云南开过会。《中国史研究》每年开两次会,每次开一天会,20多人,选一主题。办会了,选12篇文章发表,同时也可以发表研究生的7800字左右的小考证、补证文章。明年三月,《中国史研究》在遵义开高峰论坛,主题是“中国古代民族融合与认同”,一期30万元。今冬明春,找社会科院历史所,与《中国史研究》在吉首大学联合举办一次高峰论坛。会后,选取适合的文章在这些刊物发表,同时发表昨天讲的7800字的土司传纠误考证。

三、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建设

座谈会认为,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建设与高级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紧密相连,它对于高校而言,既意味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又能强化服务地方的力度。

(一)土司研究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

对于土司研究博士后工作站,李世愉先生表示:历史所所长有设置博士后工作站的决定权,他们已经同意博士后工作站的事。博士后工作站在永顺,学生住吉首大学,历史所来此指导,开题在历史所。尽管历史所与遵义共建了土司文化中心,但吉首大学中心地位不变。

对于土司研究博士后流动站的事,李世愉先生进行了说明。他说:院里说吉首大学有博士后流动站,不同意联合设置博士后流动站。他希望吉首大学设流动站,永顺老司城设工作站。他援引历史所与宁波大学合作成功的例子,说吉首大学可以与历史所设置土司研究博士点,共同培养博士。李世愉先生透露:他回去以后向所里汇报,但历史所与吉首大学有可能合作的时间需要具体谈,最后形成文本性的东西。等游书记忙过了,到社科院去尽量争取,弄博士后工作站的事。

(二)土司遗产的二次申遗。

针对土司遗产的二次申遗,李世愉先生说:杨老师讲的农业遗产申遗,这事找李平可以,还可找别人。土司申遗二期扩展能否成功,关键是第一期。第一期保护得好,加之地方发动,中央会启动第二期,因为增项上,申遗项目没变。第一期搞得好,土司研究跟得上,第二期就有可能成功。作成功了,意义非常重大。罗维庆老师补充说:这次申遗仅是土司遗址,今后空间还很大。(整理人:成臻铭)

关闭窗口

地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吉首大学齐鲁大楼10310室
邮编:416000   电话:0743-8563903 邮箱:tszywyhmsc@163.com